为啥我照着教程做出来的页面还是像十年前的老古董?
哎哟喂,这问题我当年也纠结过!明明按钮对齐了,配色也按规范来的,可就是透着一股子廉价感。说白了,差的就是那层「用户思维」的窗户纸。举个例子,你给老年人做医疗预约页面,整那些炫酷的动效不如把挂号按钮放大三倍来得实在。
UI设计是不是必须会画画?
可别被培训班忽悠瘸了!我见过太多手残党做出惊艳界面。重点得练这三项:
- 布局敏感度(盯着好设计数元素间距)
- 配色套路(记住#2F5BFF这个万能科技蓝)
- 交互逻辑(把自己当第一次用手机的奶奶)
传统设计 | UI设计重点 |
---|---|
讲究艺术性 | 强调功能性 |
自由发挥 | 遵循平台规范 |
追求视觉冲击 | 确保操作直觉 |
颜色搭配总是土气怎么办?
上周有个学员把促销页做成荧光绿配玫红,差点没把我送走!教你两招救命:
- 打开Adobe Color偷师大牌配色
- 牢记60-30-10黄金比例(主色/辅助色/点缀色)
- 避免红绿/黄紫这类高饱和度对比
举个栗子:餐饮类网站用米白+原木色+墨绿比大红大黄更有食欲感,真的!
页面布局怎么安排才不混乱?
记住这个口诀:「信息分三级,视线走F型」。去年给宠物电商改版,就这么调整的:
- 顶部20%区域放搜索框+促销轮播(第一眼抓住)
- 左侧固定分类导航(食指最容易点到的位置)
- 商品图统一560×560像素(适配手机端拇指宽度)
千万别小看留白!那些塞得满满当当的页面,转化率平均低23%不是没道理的。
做设计要不要考虑程序员感受?
这话说的!上次有个设计师用了一堆渐变色,结果前端小哥差点提刀来见。三大保命守则:
- 标注尺寸用Zeplin别扔PSD文件
- 颜色值写清楚#RRGGBB别写「蓝里透点紫」
- 动效时长精确到0.2秒级
现在流行组件化设计,把按钮/输入框这些做成乐高积木,开发效率能翻倍。不信你试试?
这些年摸爬滚打下来,越发觉得UI设计就像炒菜——火候比食材重要,体验比炫技重要。那些让人忍不住想截屏的页面,绝不是靠堆特效,而是每个像素都透着对用户的懂得。下次做设计前,先把自己手机调成老年模式用一天,保准你有新启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