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资质核查:企业合法性的第一道防火墙
你可能会问:什么样的资质才算正规? 经手过300+项目的行业人士透露,必须查看建站公司的ICP备案(网页8)和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(网页7)。某教育机构曾因选择无证公司,网站上线3个月被强制关停,直接损失12万推广费。
避坑要点:
• 要求出示《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》原件
• 核查工商注册信息是否与官网一致
• 确认技术人员具备Adobe认证/华为认证等资质
二、案例甄别:警惕"移花接木"式虚假宣传
当某建站公司展示"华为官网案例"时,你该思考:这是全程开发还是局部参与? 业内存在将客户案例PS域名、盗用设计稿等现象。可靠的做法是:要求查看案例后台操作权限,验证CMS系统归属(网页2)。
验证三部曲:
- 查大客户:要求提供合同关键页(隐去商业机密)
- 验小企业:随机拨打3家案例企业的客服电话核实
- 看数据:查看案例网站的真实流量(SimilarWeb工具)
三、技术团队验证:揭开"外包转包"的隐藏陷阱
如何识破皮包公司? 突击考察办公场地是最直接的方式。某机械制造企业曾遭遇"10人团队"变1人接单的骗局——实际开发者为在校学生。建议重点核查:
• 设计师是否掌握Figma/Adobe XD等工具实操
• 前端工程师能否现场演示Vue/React框架搭建
• 项目经理持有PMP认证的比例(网页6)
血泪教训: 某电商平台因外包团队跑路,导致618大促前三天网站崩溃,直接损失180万订单。
四、服务流程透明化:破除"黑箱操作"风险
为什么建议选择分期付款模式? 某母婴品牌采用"3331"付款方案(30%预付款+30%原型确认+30%测试验收+10%质保金),成功规避需求变更加价陷阱。关键要获取:
• 每日开发日志(含代码提交记录)
• 第三方测试报告(LoadRunner压力测试)
• 服务器独立管理权限(网页4)
警惕信号: 拒绝提供UML需求文档、禁止参与需求评审会的公司。
五、合同细节:堵住"隐形消费"漏洞
当销售承诺"免费维护三年"时,请翻到合同第8章第3款。某生物科技公司因未明确"功能迭代"定义,后期被迫支付8万元/次的接口升级费。必须书面约定:
• 功能清单精确到字段级(如商品SKU属性数量)
• 源码交付包含全量注释和开发文档
• 违约责任具体到日息计算(网页5)
行业秘密: 正规合同应包含《W3C标准合规条款》和《GDPR数据保护附录》。
个人实战洞察: 移动端建站成本每增加1万元,可带来9.7倍收益增长(网页9数据),但90%的企业把钱花错了地方——过度追求炫酷动效,却忽视LBS定位等实用功能。记住"三查三不付"原则:查团队考勤记录、查代码仓库、查服务器账单;不见测试环境不付中期款、不签验收单不付尾款、没有运维手册不付质保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