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成都60%中小企业首年推广预算打水漂?
去年成都市场监管局数据显示,中小企业签约推广机构后,有32%因效果不达标提前解约,19%遭遇隐形收费。究其原因,80%的企业主在签约前未核实过机构真实服务能力。今天我们就用开面馆的刘老板踩坑经历,拆解避坑指南。
问:怎么判断案例真实性?
答:让机构打开电脑后台给你看
某酸辣粉店老板曾轻信"百万曝光案例",签约后发现是P图造假。建议要求对方:
- 现场登录推广账户查看历史数据(注意看日期是否为近期)
- 拨打案例客户电话确认合作关系
- 查看原始素材:要求提供未剪辑的直播录屏或广告后台截图
关键点:真正做过餐饮推广的机构,手机里至少有20个菜品拍摄原片
问:10人团队和50人团队选哪个?
答:看执行组有没有这3个岗位
刘老板最初选了"总监阵容豪华"的公司,结果发现执行的是实习生:
- 必须存在:投流优化师(管理过月消耗50万+账户)
- 建议存在:舆情监测员(懂成都方言梗的优先)
- 警惕存在:超过3名"客户经理"(可能存在人海战术推销)
血泪教训:某卤味店因团队无本地生活运营经验,抖音POI地址绑定错误损失3万流量
问:69800和19800的套餐差在哪?
答:扒开这4项费用才见真相
成都市场常见套路是把基础服务拆分成"增值项目"收费:
- 账户开户费:正规代理商此项免费
- 数据监测费:巨量引擎等平台自带免费看板
- 内容策划费:包含在基础服务费的才是真打包
- 流量保证金:2023年起各大平台已取消该收费
行业秘密:某代运营公司把15%的流量采购差价包装成"技术优化费"
问:怎么测试应急响应速度?
答:周五下班前发个紧急需求
真实服务能力藏在细节里:
- 下午6点要求修改落地页,2小时内响应的加10分
- 发现对方使用"稍等亲"等机械话术,直接扣分
- 周末能提供技术人员对接的,优先考虑
实测案例:某鲜花店因推广图出现竞品logo,合作公司2小时下架全渠道素材避免诉讼
问:合同里必须写死的5句话是什么?
答:记住这个顺口溜
"效果要有数,付款分段付,素材归属主,违约写清楚,发票不含糊"
具体条款示例:
- 效果量化:"三个月内实现抖音团购核销率≥18%"
- 付款方式:"首付≤30%,尾款≥20%"
- 素材归属:"未经授权使用我方门店照片赔付5万/次"
法律提醒:成都某培训机构因未约定"效果"标准,诉讼时被判败诉
独家数据:2023年成都存活超过3年的推广机构中,87%会主动提供《风险告知书》,列出可能出现的流量波动、政策变动等风险。下次考察时不妨问一句:"能把你们的风险告知书发来看看吗?" 你会从对方的反应速度看出专业度——真正靠谱的机构,这份文件通常能在5分钟内调出历史版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