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标一:服务案例是否有合同扫描件?
某汽配厂老板的困惑很典型:“案例展示里都是成功数据,怎么确定不是编造的?”验证真伪的三个铁证:
- 合同关键页扫描件(需含企业公章、签约日期、服务条款)
- 后台数据录屏(展示百度统计/巨量引擎的原始流量曲线)
- 客户联系人核实(要求提供至少2个已合作客户对接人微信)
反例警示:某教育机构轻信代理公司的“千万级案例”,事后发现是盗用其他城市的项目资料。
指标二:团队架构是否包含舆情组?
郑州某餐饮企业曾遭遇危机:“差评突然暴涨,代理公司却说这不属于推广服务范围。”完整团队必须包含:
- SEO优化组(负责关键词布局)
- 内容创意组(生产推广素材)
- 舆情监测组(24小时追踪品牌声量)
- 数据分析组(每周提供3套优化方案)
真实教训:某家具城因代理团队缺少舆情组,暴雨期间负面评论扩散3天未被处理,导致当月销售额下跌41%。
指标三:合同期限能否自由选择?
某建材商的惨痛经历:“被三年长约套牢,想换服务商得赔18万违约金。”健康合作周期的标准:
- 初创企业:建议签3-6个月试运行期
- 稳定期企业:1年期合同需包含季度解约条款
- 特殊需求:招标类项目可签2年以上,但需约定价格浮动机制
避坑技巧:要求合同注明“服务效果不达标可无条件解约”,并保留首付款的30%作为履约保证金。
指标四:效果报告是否敢用原始数据?
某美容院老板的质疑:“每周发来的报告都是PDF,怎么确认数据真实性?”可信报告必备要素:
- 百度推广后台实时截图(含日期时间水印)
- 咨询电话录音抽样(每月随机抽取20条核查)
- 转化路径溯源图(展示从点击到成交的全链路)
检测案例:某代理商将“页面停留2秒”也算作有效流量,被客户通过百度热力图插件戳穿数据造假。
指标五:应急响应是否有量化承诺?
郑州某机械厂遭遇的教训:“网站凌晨被攻击,代理公司隔了18小时才处理。”合格服务商必须承诺:
- 工作日响应:≤1小时(9:00-18:00)
- 非工作日响应:≤4小时(含节假日)
- 重大事故处理:技术人员12小时内到场
正向案例:某本地服务商为食品客户建立“舆情红黄蓝预警机制”,成功在2小时内扑灭变质食品谣言。
个人观点:别迷信“技术流”,要考核“生存力”
见过最靠谱的代理公司,是老板亲自在郑州华南城摆过地摊、在中牟万邦批发市场做过地推的团队。他们懂怎么把“全网营销”翻译成“让隔壁老王搜到你店”的大白话。2023年郑州工商数据揭示:存活超5年的本地推广公司,73.6%都有实体产业运营背景——这说明,懂生意比懂技术更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