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为什么同样的预算,有的公司能带来百万流量,有的却连咨询都没有?” 这是企业主选择推广公司时最真实的困惑。2025年的网络推广市场鱼龙混杂,本文将用三个黄金标准,带你看透推广公司的真实实力。
一、查资质看案例:撕开包装见真章
1. 警惕“三无公司”的三大伪装术
• 营业执照≠推广资质:要求对方出示《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》或《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》,这类资质是开展竞价广告、短视频代运营等业务的准入门槛。
• 团队规模藏猫腻:宣称“百人团队”却只有5个销售?要求视频连线查看技术部、策划部办公场景,真正有实力的公司至少配备SEO专员、数据分析师、视频剪辑师等6类岗位。
• 案例报告要带时间戳:某教育机构曾发现推广公司用3年前案例冒充近期成果,需查看后台数据截图(如巨量引擎后台的消耗明细),并要求标注具体服务周期。
2. 案例分析的“3看3不看”原则
• 看垂直行业经验:做母婴产品的选有奶粉、纸尿裤推广案例的公司,跨行业经验转化率通常低40%。
• 看长尾效果曲线:优秀案例的流量增长呈阶梯状(首月涨30%、第三月破100%),直线飙升的多为刷量。
• 看退出机制数据:要求展示停止投放后3个月的自然流量留存率,低于50%的说明依赖付费推广。
二、比服务验方案:别被“全能王”忽悠
1. 警惕套餐服务的四大暗坑
• “全平台覆盖”陷阱:声称同时运营抖音、小红书、知乎的,实际可能把同一视频换个封面多平台分发。
• “代运营托管”风险:要求查看日更素材库(每天至少3条原创文案+2条混剪视频),拿不出的多是二手素材搬运。
• “保底效果”的文字游戏:把“保证百度首页”偷换成竞价排名而非自然搜索排名,两者成本差8倍。
• 设备权限藏隐患:需开通企业抖音号子账号权限的,务必在合同注明“禁止私自购买抖+”等条款。
2. 定制化方案的三个验收标准
• 用户画像颗粒度:2025年优质方案应包含“24-26岁女性,小红书活跃用户,月均搜索‘平价抗初老’3次”级标签。
• 竞品拦截策略:要求提供竞品词库(至少包含5个直接竞品品牌词)+负面舆情应对预案。
• AB测试预算占比:科学方案会将20%预算用于测试新兴渠道(如微信视频号直播引流),而非all in成熟平台。
三、核报价防套路:价格迷雾中的照妖镜
1. 费用构成的五大拆解要素
• 人工成本占比:正规公司人工费占60%-70%,低于50%的可能用实习生操作。
• 流量采购明细:要求区分信息流广告(CPM)、搜索广告(CPC)、KOL投放(CPS)的具体金额。
• 工具使用费:SEM工具(如百度商盾)、舆情监控系统等年费不应转嫁给客户。
• 不可抗力条款:遇到平台算法调整(如抖音突然限流),损失分摊比例需提前约定。
• 效果对赌细则:ROI达到1:3怎么奖、未达1:1怎么赔,要具体到结算周期和计算方式。
2. 低价陷阱的三种变异形态
• “首月特惠”连环套:某企业被3980元/月的开业优惠吸引,第二个月被迫升级19800元套餐。
• “免费代运营”猫腻:通过后台篡改数据,把自然流量包装成推广效果要求续费。
• “返点合作”风险:承诺用返点冲抵服务费,实则通过刷量套取平台补贴。
“2025年还敢承诺‘7天上首页’的公司,不是骗子就是法盲。” 最新《互联网广告管理条例》明确规定,SEO效果承诺属于虚假宣传。当你收到报价单时,不妨用这三个标准做把筛子——筛掉套路,留下的才是真伙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