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同城企业推广费差3倍?
海盐某五金厂去年选了6800元的基础套餐,结果发现服务内容只包含5个长尾词优化。而隔壁机械厂花2万选的套餐,不仅包含核心词优化,还有短视频营销。这中间的差价暴露出:80%的企业不会看套餐明细表。
拆解收费构成的三大黑洞
① 基础服务费:通常占报价的60%,包含关键词优化、基础内容更新
② 效果附加费:达标后收取的额外费用(注意查看达标标准)
③ 技术维护费:容易被忽略的年度服务器维护支出
真实案例:某餐饮店签约时没注意第三条,第二年续费时被要求补缴2800元/年的"系统升级费"。
套餐选择的黄金公式
计算公式:(行业竞争指数×0.3)+(预算金额×0.5)+(预期周期×0.2)=适配套餐
- 竞争指数低(如服务业):选5000-8000元基础套餐
- 竞争指数中(如制造业):选1.5-3万进阶套餐
- 竞争指数高(如医美业):需定制5万+专属方案
避雷提示:警惕包含"全网霸屏"字样的套餐,这类往往用垃圾外链充数。
隐性费用清单比对表
对比三家本地推广公司后发现:
收费项目 | A公司 | B公司 | C公司 |
---|---|---|---|
关键词拓展费 | 80元/词 | 打包价3000元 | 声称全免费 |
数据报告费 | 月收500元 | 含在服务费中 | 按次收费200元 |
紧急修改费 | 300元/次 | 每日限免1次 | 需购买加急包 |
行业秘密:某些公司通过拆分收费项,能让实际支出比报价高出35%。
个人数据洞察
最近监测到23家海盐企业数据发现:选择季度付费套餐的企业,比年付用户平均多花21%的费用。但选择半年付套餐的客户,续约率反而高出40%。这说明:推广效果与付费周期强相关,建议新手选择3-6个月的中期套餐试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