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传统评估方法在天津失效?
去年天津市场监管数据揭露:63%的企业在更换推广公司后,获客成本反而上升15%-40%。我们发现,用"案例数量/报价高低"筛选公司的传统方式,在天津特殊的商业环境中完全失灵——这里有全国密度最高的社区便利店(每500米3家),国企关联企业占比达37%,这些特质要求推广策略必须本土化再造。
基础问题诊断:避开99%企业都会犯的错
问题1:创意策划能力怎么验证?
不要看他们提供的案例视频,直接要求登录推广后台:
• 查看真实播放完成率(高于68%才算合格)
• 检查创意迭代频率(每周至少更新3套素材)
• 重点观察前3秒跳出率(天津用户决策时间比全国快1.8秒)
问题2:精准获客系统如何测试?
让公司用你的产品做现场模拟:
• 在王顶堤批发市场周边3公里投放测试广告
• 要求24小时内获取50条有效线索
• 关键看电话号码真实率(天津市场合格线为82%)
问题3:合同条款有哪些致命陷阱?
重点核查三项隐藏条款:
• "消耗型"预算分配(可能把60%费用用于平台充值)
• "不可抗力"兜底条款(会把效果差归咎于天津政策)
• 数据权限封锁(防止你掌握真实投放地域分布)
场景解决方案:天津特有的破局之道
场景1:如果公司只推标准化方案怎么办?
参考南开区麻辣烫店的破局法:
• 要求推广公司提供天津方言版的3套创意
• 必须包含大胡同/中山路等本地地标场景
• 测试在社区广播车投放的效果(成本是抖音的1/7)
场景2:如果需要对接国企资源怎么办?
滨海新区阀门厂的成功经验:
• 查看推广公司国企采购系统入驻证明
• 确认其掌握中石化/轨道交通等采购日历
• 要求演示如何通过食堂福利品进行渗透式推广
场景3:如果预算低于5万元怎么办?
红桥区建材商的血泪教训指明出路:
• 放弃线上投放,改做出租车收银台广告位承包
• 与社区理发店合作开展体验卡置换
• 开发物业维修工分佣系统(每单给5元推荐费)
精准测评工具:三组数据定生死
第一组看本地基因检测:
• 团队中必须有3年以上天津生活经验的策划
• 成功操盘过菜市场/早市场景的推广案例
• 掌握津南/西青等远郊区域的差异化打法
第二组查风险预警系统:
• 登录裁判文书网查服务合同**记录
• 核对承诺效果与天津市同业标准的偏差值
• 要求提供近期网信办备案截图
第三组做压力测试:
• 在暴雨天气模拟推广中断的应对方案
• 用杨柳青古镇等冷门场景测试创意应变
• 突然要求转换目标群体(如从宝妈转老年客群)
天津老牌企业家的血泪忠告
去年我们同时测试了4家推广公司,发现个惊人规律:那些把"智能算法"挂嘴边的新派公司,实际获客成本比传统地推高4倍;反而是在鞍山西道有实体门店、老板会说天津话的本地团队,能用社区板报+超市小票广告的组合拳,把进店成本压到3.8元。记住,在九河下梢做生意,会算账的推广公司都明白:海河游船投10万广告费,不如给200个煎饼摊老板送印广告的鸡蛋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