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选错推广公司会血本无归?
去年接触过三亚某海鲜加工厂案例:老板花12万找"全网营销**",结果90%流量来自新疆、甘肃等非目标地区。这个惨痛教训揭示:评估推广公司不能只看报价和承诺。下面五个维度,是我经手83个三亚企业推广案例后提炼的核心标准。
维度一:本地化作战能力验证
三亚淡旺季流量差达6倍,外地公司很难把握节奏。检验方法:
- 要求查看过往6月(淡季)运营数据
- 确认执行团队是否在三亚驻点办公
- 测试对方对本地热点的反应速度(例如能否快速结合天涯海角音乐节做营销)
某酒店曾选择海口公司代运营,结果对方用全省通用的海南旅游攻略,导致广告费浪费超40%。
维度二:行业案例解剖测试
警惕只会展示"某景区"、"某酒店"模糊案例的公司。合格的服务商应该:
- 提供同业态客户的后台数据截图(需打码处理)
- 讲解具体执行细节(例如淡季如何用潜水课程短视频引流)
- 展示风险应对方案(去年台风季某公司帮景区用"宅度假"直播挽回60%订单)
重点看案例中的获客成本和有效咨询率,这两个指标做不了假。
维度三:效果保障条款拆解
遇到承诺"保底效果"的公司要当心。正规合同应包含:
- 分阶段KPI对赌条款(例如首月完成500条有效线索)
- 突**况退出机制(如遇重大舆情可暂停服务)
- 数据监测权限开放(企业主随时查看广告后台)
三亚某婚庆公司吃过亏:合同里写着"保证百度首页展示",结果用长尾词作弊,实际有效流量为零。
维度四:技术工具实测体验
要求对方演示三件套:
- 舆情监控系统(能否实时捕捉三亚湾、免税城等区域话题)
- 智能投放平台(是否区分游客与本地客群画像)
- 原创内容生产流程(从探店拍摄到成片需要几天)
测试窍门:让对方现场分析你竞争对手的推广漏洞,真正有实力的团队5分钟就能指出3个以上优化点。
维度五:售后服务响应体系
签单前的热情不叫服务,要看:
- 是否配备24小时应急响应小组(处理差评、爆单等突发状况)
- 有无定期复盘机制(我们要求团队每月提供流量来源迁移图谱)
- 能否提供衍生资源对接(去年帮客户协调过网红餐厅联名活动)
警惕只派销售对接的公司,优质服务商应该是运营主管直接汇报。
个人观点:
见过太多企业主被"代运营三个月无效全额退款"的承诺诱惑,结果对方用僵尸粉凑数据。记住:选推广公司不是买商品,而是选择战略合作伙伴。检验真理的标准永远只有一条:敢不敢把服务费与你的营业额增长挂钩。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