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题1:岗位职责总写不清楚怎么办?
企业常把“商务推广”和“销售”混淆,导致招来的人只会谈客户不会做数据。核心职责必须包含三大模块:
• 渠道运营:抖音/百度信息流等平台投放与优化(需注明日预算权限)
• 数据监控:每日跟踪ROI、CPC、转化率并输出复盘报告
• 商务谈判:与平台代理、KOL签订流量采购协议(明确要求合同金额≥5万的经验)
问题2:简历筛选怎么避免“面霸”混入?
2023年行业调研显示,57%的商务推广专员简历存在数据造假。三招快速验真:
- 要求提供后台账户截图(必须显示近3个月消耗金额与转化成本)
- 电话突击提问“你上季度最优ROI的素材迭代了几版?”
- 查验千川/巨量引擎等官方认证证书(非培训机构颁发)
问题3:面试该考察哪些核心能力?
• 数据敏感度测试:“如果点击率突然下降20%,你优先检查定向还是素材?”
• 成本控制能力:“月推广预算削减30%时,你会保留哪些渠道?”
• 应急反应验证:“凌晨2点发现账户异常消耗,如何处理?”
正确回答应包含“暂停投放-查定向设置-联系客服”完整流程
问题4:薪资谈判总被候选人压价?
某公司用这套薪酬结构,离职率从47%降到12%:
• 底薪只占40%:一线城市控制在6-8k(防止混日子)
• 过程绩效占30%:按周发放消耗达标奖励(例如日耗5万奖150元)
• 结果绩效占30%:根据净利润分阶段提成(如转化成本低于行业均值15%则触发奖金)
问题5:如何规避“干三个月就跑”的风险?
实战验证有效的三条风控措施:
- 合同注明“账户操作权限分期释放”:首月只能操作≤1万/日的账户
- 设置“爆款案例奖金递延发放”:提成50%延后到季度末发放
- 入职即签订《竞业限制补充协议》:重点限制跳槽到同类产品公司
个人踩坑经验
曾见证某企业因忽略“素材原创性条款”,导致离职员工带走爆款创意投奔竞品。建议在合同中明确要求:所有推广素材的PSD源文件、剪辑工程文件必须作为工作成果归属企业。真正优质的商务推广人才,往往在周三、周五下午14:00-17:00段最活跃——这是他们完成周中数据复盘后的黄金求职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