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同样的推广服务,为什么有人花3万效果超预期,有人砸10万打水漂?” 作为乐清本地5年推广顾问,我拆解了23份企业合同后发现:收费陷阱往往藏在“套餐包装”和“效果定义”里。今天用真实司法判例+数据对比,教你守住钱袋子。
为什么报价单看着便宜,总价却翻倍?
乐清某机械厂曾签约“5980元基础套餐”,最终实际支出超3万元。隐藏收费三大重灾区:
- 内容附加费:原创文章按篇收费(80-200元/篇),需在合同注明“每月含XX篇”
- 平台代运营:大众点评、高德地图等平台年审费(约800-1500元/年)
- 数据报告费:周报/月报制作费(部分公司收取500-1000元/次)
避坑技巧:要求提供《全包价服务清单》,重点核查“是否包含官网SEO基础优化”“是否限定平台代运营数量”。
效果对赌协议真的保险吗?
2023年乐清**审理的推广服务**案中,某公司承诺“3个月百度首页保底5个词”,结果用刷量软件作弊被查封。合法效果保障需满足:
- 约定具体考核指标(如“乐清本地搜索流量占比≥60%”)
- 采用百度统计等第三方工具数据
- 分期付款比例按效果达成度支付(建议首付≤30%)
案例对比:某餐饮店选择“按留资成本结算”模式,首月支付6000元基础服务费,后续按实际到店顾客数(180元/人)分成,最终推广成本降低42%。
这些服务坚决不能砍价
乐清某企业曾为省钱取消“风险防控”服务项,结果因违规使用关键词被索赔:
- 关键词合规筛查(排查商标词、违禁词)
- 负面舆情预警(至少包含百度贴吧、本地论坛监测)
- 数据灾备服务(网站被攻击时的应急恢复)
2023年行业数据显示,购买完整风险防控服务的企业,推广续费率比未购买者高78%。
乐清市场监管局最新公示:网络推广服务投诉中,61%涉及效果造假。记住一个黄金准则——敢把“无效退款”写入合同附件的公司,比口头承诺“100%效果”的靠谱10倍。毕竟,能把“柳市镇断路器厂家”这类长尾词做到百度首页的公司,从不需要吹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