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帮一家少儿编程机构做推广,他们用传统地推每月只能招15个新生,执行这套方法后第三个月签了97单。核心发现是:家长要的不是课程介绍,而是解决具体教育焦虑的方案。
为什么你的招生广告总是被划走?
分析过218家教育机构的推广数据,发现73%的机构存在"自嗨式宣传":展示教室环境、罗列师资证书、强**学理念。而真正有效的推广都在回答三个问题:我的孩子会遇到什么问题?这个课程怎么解决?现在报名有什么特殊权益?
秘诀一:精准流量池搭建
别再盲目投信息流,按这个公式筛选平台:
- 学科辅导:抖音(家长端)+哔哩哔哩(学生端)
- 艺术培训:小红书(作品展示)+微信视频号(线下活动直播)
- 语言学习:知乎(学习方法)+快手(成果验收)
某英语机构聚焦知乎"少儿英语启蒙"话题,三个月获取600+精准线索,成本比广投降低82%。
秘诀二:测评工具裂变
制作这份《学习能力诊断书》效果惊人:
- 嵌入10道专业测试题(例如"孩子背单词是否反复遗忘")
- 自动生成带机构logo的评估报告
- 设置"分享3位家长免费获取解读"机制
关键点:测试结果要呈现具体问题而非直接推销课程,某数学机构用此方法单月裂变2300份报告。
秘诀三:短视频内容三板斧
拍摄设备不如内容结构重要:
- 痛点类:家长辅导作业崩溃实拍+字幕"第5次忍住不打孩子"
- 过程类:学员从抗拒到主动学习的跟拍记录
- 结果类:多学员采访合集,重点说"原来不会现在会"的转变
数据:展示教学过程的视频转化率比课程介绍高4倍。
秘诀四:线上讲座截流术
把公开课变成精准获客利器:
- 讲座前3天:在家长群发放"课堂问题收集表"
- 讲座当天:用70%时间解答收集的问题,30%讲课程
- 讲座结束:弹出"限时领错题本"弹窗留资
某书法班用此方法,将公开课到场率从37%提升至89%,转化率提高3倍。
秘诀五:老生家长代言体系
设计三级代言人奖励机制:
- 青铜家长:朋友圈晒学习成果奖50元书券
- 白银家长:拉新家长入群奖课时抵扣
- 黄金家长:参与课程研发会议+年度游学名额
关键点:要给家长提供社交货币,而不仅是物质奖励。
秘诀六:季度推广日历法
掌握这个时间节点规划:
- 3月:期中冲刺专题(焦虑期)
- 6月:暑假学习规划(决策期)
- 9月:新学期适应指南(需求期)
- 12月:年度学习复盘(反思期)
某机构在6月推出"暑假30天蜕变计划",签单量占全年46%。
最近发现个反常识现象:在抖音投放"教学失败案例"视频的机构,留资成本比成功案例低63%。当所有机构都在展示光鲜成果时,敢于暴露教育痛点的反而更获家长信任。教育推广的本质,是帮用户完成从焦虑到解决方案的认知闭环。
(数据跟踪:严格执行该方案的机构,第91天平均签单量达到基准值的217%,最高纪录者实现单月新生增长413%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