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在湖南找推广公司花了20万没效果?你可能踩了这5个坑"
这是去年某湖南机械制造企业老板的真实吐槽。今天我将结合湖南本土市场特性,拆解企业主必须掌握的5个核心筛选逻辑。
一、查三证:警惕"三无"公司的甜蜜陷阱
"成立3年以上的公司合作风险降低60%"
查看营业执照时重点关注两点:一是经营范围是否包含"互联网信息服务"或"广告服务",二是注册资金低于100万的小微企业慎选。湖南某食品企业曾因选择无资质公司,导致品牌词被竞品买断,直接损失客源。
二、看案例:识别真假客户的3个妙招
要求公司提供可验证的湖南本土案例,特别是同行业服务经验。某湖南建材企业通过查验案例企业的官网SEO数据(使用站长工具查历史排名),发现推广公司虚构案例,及时避免损失。
验证技巧:
- 拨打案例企业官方电话核实
- 查看案例网站友情链接是否包含推广公司
- 要求提供后台数据截图(需打码处理)
三、审团队:专业配置决定推广上限
"具备SEO+SEM+内容策划铁三角团队的公司,获客成本降低40%"
湖南某电商企业曾遭遇美工**文案的奇葩配置,导致推广素材点击率不足0.3%。建议实地考察时重点查看:
- 是否有独立的新媒体运营部门
- 技术人员占比是否超50%
- 项目经理的行业从业年限
四、比服务:警惕"全包"背后的文字游戏
"包含3次策略调整的合同效果提升2.7倍"
某湖南餐饮连锁品牌曾掉入"年度服务=发稿500篇"的陷阱。务必在合同中明确:
- 每月提供哪些数据报表(如展现量、点击成本)
- 效果不达标的补偿方案
- 紧急情况响应时限(建议约定2小时)
五、算成本:别为品牌溢价多付50%
湖南市场网络推广报价差异巨大,某教育机构调研发现:同样的百度推广开户服务,不同公司报价差达12000元/年。建议采用"433"费用评估法:
- 40%预算用于效果广告(SEM信息流)
- 30%用于SEO等长效渠道
- 30%预留作策略调整
独家洞察:
湖南某产业带调研显示,选择本地化服务商的企业,平均获客周期比选外地公司缩短18天。这是因为本土公司更懂"湘企"特有的客户决策链条——比如机械行业客户偏爱线下考察,而电商客户更关注短视频带货数据。
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