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总在需求沟通阶段踩坑?
海盐某五金厂曾花3小时填写需求问卷,结果收到的方案全是通用模板。后来发现症结在于:没有用方言描述生产细节。建议在沟通时故意说"伢厂里数控车床是宁波海天还是沈阳机床",能准确复述设备型号的服务商才值得深谈。
如何用五份文件筛选靠谱公司?
要求对方提供:
- 海盐本地客户的投放后台截图(打码处理)
- 最近三个月的舆情处理记录
- 百度推广账户操作日志(查看是否频繁更换操作员)
- 本地产业带关键词库(包含"海盐车加工"等术语)
- 突**况应急预案模板
某包装厂靠这个方法,淘汰了4家盗用同行案例的皮包公司。
合同谈判必争的三大权益
从17起**案例提炼出血泪经验:
• 数据查看权限:要求开通主账户子账号(避免数据造假)
• 物料版权归属:明确约定宣传视频、文案的著作权归属
• 分段付款比例:建议按3:4:3分期支付(首款≤30%)
去年有家企业因没约定版权,离职员工带走了价值8万的推广方案。
执行阶段要盯紧哪些异常信号?
当出现这三种情况必须立即叫停:
- 上午10点的咨询量突然低于夜间(正常应占全天60%)
- 落地页停留时间从2分钟暴跌至40秒内
- 海盐本地固话咨询比例<55%
某紧固件厂及时发现问题,发现服务商用机器人刷数据,成功追回12万服务费。
效果评估不能只看表面数据
学会算这三笔账:
- 隐形成本:包括内部配合人力、停产配合拍摄等损失
- 长尾效应:停推后3个月内自然流量的持续转化
- 商誉增值:百度地图搜索量、行业社群提及率的提升
某集成灶企业发现,虽然ROI只有1:3,但经销商咨询量涨了4倍,这才是真正价值。
下次洽谈时,不妨突然要求"用海盐话解释我们的双主轴车床优势",能流利应答的服务商,往往就是最懂本地企业的合作伙伴。记住:真正的专业度藏在方言描述的细节里。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