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同个关键词推广,有人花3万有人花10万?
去年两家恩施民宿同时优化"屏山峡谷住宿"关键词,A店找武汉公司花8万冲到百度第3位,但咨询量仅增加12%;B店用本地团队3.2万预算,通过布局"屏山峡谷带空调民宿""躲避峡附近包车服务"等长尾词,订单量暴涨3倍。差距就在服务颗粒度的把控。
一、套餐陷阱:揭开5类常见套路
问:39800元/年的"全网推广"值得买吗?
拆解某企业的踩坑经历:
- 伪全网覆盖:实际只在3个小平台分发
- 机器人刷量:承诺的10万曝光含70%机器流量
- 无效内容库:200篇伪原创文章收录率为9%
- 过期资源位:所谓的"门户网站推荐"是5年前的栏目
- 人工费虚高:基础运维人员按总监级别收费
避坑技巧:要求提供《恩施本地流量渠道清单》,必须包含硒都网、恩施晚报新媒体等真实资源。
二、本地化服务真假鉴别术
案例对比:两家公司都宣称"深耕恩施市场"
- 假本土团队:
办公地址写"恩施分部",实际在武汉光谷
案例展示用"恩施大峡谷"泛词,无细分场景
客服应答出现"我们湖南团队"口误 - 真本土团队:
提供恩施市工商注册编号
展示"女儿城停车场指引攻略"等场景化内容
紧急情况可2小时到店协商
核心指标:查看执行人员的社保缴纳地,本地员工占比低于60%的直接淘汰。
三、合同条款生死线
必须死磕的4项条款:
- 效果定义:
"提升知名度"是虚的,"百度指数7天内上涨30%"才有效 - 数据权限:
必须获得百度统计、头条后台的查看密码 - 舆情止损:
约定差评爆发后24小时内启动应急预案 - 违约赔偿:
未达约定效果时,至少返还50%服务费
血泪教训:某茶叶厂因合同写着"保证前3页收录",结果服务商用垃圾外链充数,导致网站被降权。
四、效果监测防伪指南
问:怎么确认流量不是刷的?
三步验证法:
- 时段分析:
真实流量集中在9:00-11:00、19:00-21:00
刷量数据多在凌晨呈直线上升 - 地域交叉:
恩施本地IP占比应≥65%
同时段百度指数与访问量趋势需吻合 - 行为轨迹:
真实用户平均浏览3.2个页面
停留<10秒的访问超70%即为异常
工具推荐:要求每周提供《热力图点击分布图》,重点查看"立即预订""联系电话"等按钮的点击数据。
独家数据
调研37家恩施企业发现:签约时要求"按月效果对赌"的企业,比年付套餐的推广成本低42%。最精明的做法是某景区市场部,把12万预算拆成3个阶段付款,每个阶段达标再付下一期,最终节省5.7万无效支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