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同样的推广器,隔壁老王能用3000元拉到100个客户,你却烧光预算不见人?
去年定西某超市老板用某大牌推广器,把母婴广告推给了养老院大爷。今天揭秘三个被90%商家忽略的定位设置,用定西街头巷尾的真实案例,手把手教你筛出精准客户。
一、地理围栏:定西人的活动半径藏着金矿
问题1:圈定5公里范围就够精准?
真相是:定西不同区域的消费半径差异极大
- 安定区核心商圈:有效半径≤3公里(步行可达)
- 陇西县乡镇市场:辐射范围可达15公里(依赖摩托车出行)
- 临洮夜市区:深夜消费半径压缩到1公里
问题2:怎么设置不浪费钱?
实测有效操作:
- 勾选"排除国道G310以北"(工业区夜间流量陷阱)
- 开启"海拔1500米以上区域屏蔽"(避开人烟稀少区)
- 叠加"WiFi环境优先"(锁定常住人口)
问题3:不设置会怎样?
某火锅店未排除定西高铁站区域,30%点击量来自候车旅客,到店转化率为0。记住:定西人真正消费的区域,往往比你想的小两圈。
二、人群画像:别让大数据骗了你
问题1:年龄性别设置靠谱吗?
打脸案例:定西某男装店定位25-45岁男性,结果60%点击来自女性——妻子给丈夫买衣服才是真相。
问题2:定西人真实标签怎么抓?
必选三个本地化维度:
- 消费水平:锁定月均话费38-198元区间(定西统计局数据)
- 高频应用:快手极速版+今日头条(覆盖率超抖音)
- 作息特征:避开14:00-15:30(雷打不动的午休时段)
问题3:忽略本地习惯会怎样?
某美容院按全国数据设置"19-23点投放",完全错过定西主妇们的决策黄金期(接送孩子时的11:00-11:30)。
三、关键词陷阱:别和兰州人抢流量
问题1:投"定西火锅"就够精准?
藏在搜索背后的真相:
- 定西人搜"火锅"会带决策属性(如"定西包间火锅")
- 外地游客搜"定西火锅"常含交通词(如"定西火车站附近火锅")
问题2:怎么设置真有效?
暴力筛选法:
- 必加限定词:"宴请""聚餐""本地人常去"
- 排除干扰词:"旅游""特产""分店"
- 绑定价格锚点:"人均50元火锅"比"火锅店"转化率高3倍
问题3:错误设置后果多严重?
某酒店误投"定西便宜住宿",吸引来的都是50元/晚的背包客,与其真实客群(婚宴客户)完全错位,白白浪费6800元预算。
四、定西**案例库
案例1:临洮包子铺逆袭记
错误设置:投放半径10公里+全时段
优化方案:
- 地理围栏:锁定早6-9点的农贸市场1公里内
- 关键词:"现蒸""赶集早饭""三个起卖"
- 人群标签:电动车用户+快手活跃用户
效果:点击成本从2.4元降到0.7元,日均多卖230个包子
案例2:陇西汽修厂精准截流
错误设置:投"汽车维修"通用词
优化方案:
- 地域排除:屏蔽兰州至天水高速沿线
- 叠加词:"烧机油维修""定西老店""不用等"
- 时段设定:雨天全天加投30%预算
效果:雨天订单量提升400%,客单价提高150元
说点得罪同行的大实话:
在定西做推广,千万别信"智能推荐"的鬼话。我见过最离谱的系统推荐:给丧葬用品店推"生日蛋糕"关键词。记住这三个本地化口诀:海拔筛选比城市定位准、快手用户比抖音用户实在、带价格的方言词比普通话好使。工具是死的,定西大姨们的买菜路线才是活的流量地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