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春节营销总是“别人家的活动”更火?
很多新手以为砸钱投广告就能出效果,但春节营销的核心在于“情感共鸣+精准触达”。举个例子,某地方白酒品牌用“团圆年夜饭”主题短视频,通过微信社群裂变,3天卖出5000单,他们的秘诀不是预算多,而是抓住了“归乡游子送礼”的需求痛点。
第一步:锁定人群画像,别让预算打水漂
核心问题:春节用户到底想要什么?
答案藏在三类人群中:
- Z世代(要趣味互动:红包游戏、盲盒抽奖)
- 家庭决策者(要实用福利:满减券、家庭套装)
- 银发群体(要情感连接:怀旧海报、子女代付功能)
实战技巧:用微信“人群标签”功能定向推送不同活动,比如给年轻用户发“组队拆红包”,给中年用户推“年夜饭套餐折扣”。
第二步:选对平台,流量自来
2023年春节流量争夺战数据显示:
- 抖音/快手:适合短平快的爆款内容(挑战赛>品牌宣传片)
- 微信生态:私域转化之王(小程序秒杀+公众号种草)
- 电商平台:搜索流量黄金期(关键词“春节送礼”“年货必买”)
避坑指南:
别在B站推中老年保健品,也别用小红书做低价促销——平台调性>投放规模。
第三步:用“钩子设计”引爆参与感
案例解析:某零食品牌如何7天销量破百万?
- 第一钩:抖音“拍全家福领年货”话题(曝光量300万+)
- 第二钩:直播间“整点免单+福袋抽奖”(在线峰值1.2万人)
- 第三钩:会员社群“拼手气红包”(复购率提升40%)
关键逻辑:“免费≠廉价,稀缺感才是驱动力”。比如限制前1000名免单,比全场9折更能**行动。
独家数据参考
2023年春节营销数据显示:
- 带“春节倒数”标签的活动,用户参与时长提升2.3倍
- 短视频前三秒出现红包/烟花元素,完播率增加67%
- 社群营销中@用户昵称+专属福利,转化率比普通公告高4倍
现在轮到你了:你的春节活动,准备先切哪个人群的需求?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