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营汽修厂的李老板上个月差点吃了大亏——某网络公司承诺"9800元包年推广",结果发现竞价广告每周限额500元,实际3个月就花光预算。这类价格陷阱在保定中小企业中屡见不鲜,根据本地商协会数据,38%的企业在首年推广中存在超额支出。
为什么同城公司报价差3倍?
保定某教育机构曾收到3份报价单:
A公司:1.2万/年(纯SEO优化)
B公司:3.8万/年(SEM+信息流)
C公司:6.5万/年(全案营销)
关键在于是否包含有效流量采购成本。B公司隐藏了每点击2.8元的搜索广告费,实际年支出需追加2万元以上。
拆穿报价单的3个必看细节
人工费占比≤25%为佳
真正做效果的公司,60%以上预算会用于媒体投放和内容制作。某代运营公司报价单显示"人员服务费占比42%",这明显不符合行业规律。警惕"套餐赠送"陷阱
"赠送10篇原创文章"可能暗藏猫腻——某企业发现所谓原创文章实为伪原创工具生成,导致网站被百度降权。消耗类项目必须设上限
信息流广告常见套路:承诺"按效果付费",却把点击单价从0.5元偷偷调到1.2元。务必在合同注明单日消耗封顶值。
保定本地特有的成本黑洞
测试发现,针对保定市场的抖音推广,使用"保定方言+地标建筑"素材的转化成本比通用素材低47%。但部分服务商为省事直接套用石家庄案例模板,导致企业多花冤枉钱。去年某餐饮品牌就因此损失2.3万无效曝光。
最近接触的23家保定企业中,有17家不知道巨量引擎的本地商家扶持政策——符合条件的企业可获得5-15%的广告费补贴。这个案例暴露出更深层问题:比价格坑更危险的是信息差。建议企业在比价前,先通过阿里云或百度营销官网查询最新行业成本基准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