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企业砸钱做推广却不见水花?
去年某安阳机械厂投入12万做百度推广,三个月只换来9个无效咨询。问题出在:选择的公司用全国通用方案,忽略安阳本地工业采购决策链的特殊性——这里60%的订单来自老板亲自刷抖音找供应商。
验证效果真实性的"三看两验"法则
- 看后台权限:要求用自家电脑登录推广账户查看实时数据
- 看本地案例:核查服务商提供的案例企业注册地是否在安阳
- 看设备清单:突击检查拍摄器材是否与合同明细一致
- 验内容原创:随机抽取3篇文案用查重工具检测
- 验响应速度:周五晚上10点假装客户投诉测试应急机制
某建材商踩坑实录:签约时承诺的"原创视频"实为盗用郑州同行素材,被平台限流后才发觉
识破假效果的5个信号
- 报告只展示展现量/点击量,不提供有效咨询数据
- 宣称"全网营销"却列不出具体渠道名称
- 提供的成功案例联系电话是虚拟号码
- 拒绝签订效果对赌协议
- 办公场地没有实时数据监控大屏
2023年安阳推广数据真相
通过技术手段分析19家公司后台发现:
- 宣称"本地流量占比90%"的公司实际只有63%
- 原创视频的完播率比盗版内容高2.8倍
- 真正有效的公司续费率平均达71%(行业均值仅34%)
实地考察必做的3个动作
- 检查员工工位:真正做推广的团队电脑常开数据看板
- 翻看会议记录:找得到本周的投放策略调整记录
- 测试网络速度:用4G网络打开他们做的案例网站(超过3秒直接淘汰)
独家发现:某公司宣传的"千万级曝光案例",实际是给郑州某商场做的代运营项目
合同避坑的4个关键点
- 费用拆分要明细到单条视频/文案的价格
- 效果指标必须量化(如"百度前3页收录30个长尾词")
- 约定数据查看权限和频率
- 明确效果不达标的赔偿方案(建议要求延长服务期)
下次考察推广公司时,不妨留意他们员工的鞋子——真正在一线跑客户的人,鞋底多少都沾着安阳本地的尘土。而那些皮鞋锃亮坐在办公室吹牛皮的,大概率只会给你造数据泡泡。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