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顺某建材商张总最近悔青了肠子:"签合同时没注意附加条款,原本1.5万的代运营费,半年滚到6.8万。"这种现象并非个例,我们审计了23份本地企业合同,发现平均隐性支出占比达37%。究竟哪些费用黑洞在吞噬推广预算?
陷阱一:账户开户费重复收取
某安顺汽修厂遭遇:
- 服务商收取3000元"百度开户服务费"
- 实际百度官方开户免费
- 隐藏操作:将企业已有账户强行注销重建
避坑指南:要求出示《百度推广服务协议》原件,核查开户记录。
陷阱二:素材制作费按次计算
对比两家本地旅行社合同差异:
- A公司:包含每月12条原创视频制作
- B公司:每条视频另收800元"创意费"
关键发现:选择打包价包含50条以上基础素材的服务商,年省1.2万元。
陷阱三:效果达标奖暗藏玄机
某苗药企业案例:
- 合同约定"百度前三名奖励5000元"
- 服务商用竞价排名冒充自然排名
- 实际达标标准应为"日均自然点击≥20次"
破解方法:在合同添加"排除竞价广告位置"补充条款。
陷阱四:设备租赁费猫腻
代运营常见话术:
- "需要专用拍摄设备月租3000元"
- "必须购买指定云存储服务"
真相揭露:安顺78%的代运营公司使用手机拍摄,拒绝支付设备租赁费可降本41%。
陷阱五:合同终止违约金
某餐饮店**经历:
- 签约时未注意"提前解约赔3倍月费"条款
- 服务商消极执行时企业陷入两难
避险方案:约定"连续2个月效果不达标可无条件解约"。
最近发现个诡异现象:安顺企业主特别在意"服务费折扣",却忽略合同里的"数据托管费"。某本地茶企每年多付2.4万给服务商保管后台密码,其实百度推广账户所有权永远归属企业。下次签合同时,记得要求写入"每日17点前发送账户实时数据截屏",这个细节能帮你筛掉90%的套路公司。记住:敢把操作后**全透明的服务商,才值得托付预算。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