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总有人花冤枉钱?
上个月一位重庆建材老板向我诉苦:合作半年的SEO公司突然失联,8万元预算打了水漂。调查发现,对方连ICP备案都是盗用其他公司的。这种案例在重庆企业圈并非个例。
► 识别不靠谱公司的4个特征
- 报价单缺失技术项:只写"关键词优化费",不注明具体执行方式
- 案例展示用截图不用后台:某教育机构发现合作方PS流量数据
- 合同不约定达标率:正规公司会写"核心词TOP10占比≥60%"
- 拒绝提供操作日志:重庆某机械厂发现服务商每天仅更新1篇文章
核心指标:要求查看《月度执行清单》,日均外链建设量低于3条的慎选。
► 费用构成的3个避雷点
- 基础服务费占比:低于总价40%的需警惕(技术投入不足)
- 隐形加价项:服务器升级、SSL证书等基础配置应包含在套餐
- 效果对赌条款:某重庆服务商采用"达标返现制",排名提升10位返15%费用
真实案例:某火锅连锁品牌通过拆分费用结构,砍掉27%无效支出。
► 这样验证公司资质最有效
• 登录工信部备案系统核查网址归属(当场操作)
• 查看百度资源平台合作认证(非第三方机构颁发)
• 要求提供3个正在服务的客户后台(动态数据)
上周帮某汽配企业筛选时,发现某公司提供的"成功案例"网站已被百度降权。
► 这些签约细节决定成败
- 明确约定核心词库(如"重庆工业除尘设备"等不少于50个)
- 规定内容原创度检测工具(建议用Copyscape)
- 注明数据更新频率(正规公司提供日报/周报)
某重庆制造企业因合同写明"每周提交流量来源分析",发现服务商刷假流量证据。
风险预警
百度2023年处罚了47家违规SEO服务商,其中重庆占6家。某司法判例显示:因使用快排工具导致客户网站被封,服务商被判赔偿89万元。签订合同时务必加入"禁止黑帽技术"条款。
独家数据参考
重庆企业使用正规SEO服务后,平均6个月内自然流量增长113%。但需注意:承诺"100%达标"的公司,实际违约率高达82%(基于本地商会调研数据)。真正靠谱的方案会标注:"因行业波动允许±15%的排名浮动"。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