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范围是否包含移动端适配?
某民宿企业签约时未明确条款,结果发现推广页面在华为Mate40上文字重叠。合同必须写明:
• 完成OPPO/荣耀等本地主流机型适配测试
• 解决二郎山隧道等信号弱区的加载优化
• 美团/高德地图跳转按钮的点击热区标注
案例:某茶企因合同遗漏鸿蒙系统适配,损失38%移动端流量
效果指标有没有地域化定义?
警惕"日均1000曝光"等笼统承诺,雅安某机械厂因此买到72%外省无效流量。必须量化:
• 雅安本地IP占比≥65%
• 移动端停留时长>47秒(旅游类需>82秒)
• "椒麻鸡""蒙顶山"等方言关键词覆盖率
续费条款藏着哪些涨价陷阱?
某教育机构首年以9800元签约,次年被要求按"省平均价"涨至21800元。重点核查:
• 续费价格计算公式及参数来源
• 服务人数缩减的阶梯扣费规则
• 自然灾害(如暴雨断网)期间的费用冻结条款
知识产权归属是否明确?
某豆花品牌推广到期后,竟需每年支付8000元继续使用自己门店照片。合同必须规定:
• 原创文案/图片的永久使用权
• 客户数据的所有权及迁移方式
• 方言版视频素材的二次创作权限
违约条款能不能真正执行?
某企业合同写着"效果不达即退款",实际需要自行举证无效流量。必须细化:
• 每周提供华为/苹果双系统流量报告
• 移动端转化率连续5天下降15%即启动赔偿
• 用12315投诉量作为服务质量的硬指标
本地化服务如何验证真伪?
某公司宣称"10年雅安运营经验",实则注册地在成都。验证三要素:
- 要求查看员工社保缴纳地记录
- 核查服务案例企业的工商注册地址
- 测试客服用雅安方言讲解合同条款
个人观点
见过最聪明的做法是某花椒厂老板自备检测包:签约前让服务商用自己手机操作后台,当场测试在电梯里打开推广页面、用川普口音语音搜索、边吃火锅边单手操作——三个场景全部通过才签合同。记住,能扛住牛油火锅汤汁飞溅的触屏适配,才是真正靠谱的移动端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