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美容院老板王女士曾因一通电话签约推广服务,对方承诺"百度首页保底5个词",结果三个月后连一个词都没上去。这通价值2万的电话警示我们:电话咨询时每个细节都可能藏着深坑!
致命陷阱一:资质核实漏洞
为什么官网查得到的公司仍会跑路?
- 案例重现:某公司官网展示的ICP备案号实为盗用他人
- 实战对策:通话时要求客服念出备案号,立即打开工信部备案系统核对主体信息
- 新式验证:头部公司已启用"电子执照闪验"功能,通话中输入特定代码可接收验证短信
上月抽查显示:32%的诈骗公司官网备案信息与通话中提供的不符
致命陷阱二:效果承诺话术
当客服说"保证关键词上首页"时
- 追问细节:要求明确"保证期间的自然波动范围"
- 数据实测:挂断前让对方随机选3个正在优化的词,当场百度搜索排名
- 合同陷阱:某机械厂发现的隐藏条款——"首页"特指第8-10位
行业潜规则曝光:正规公司只会承诺"前20名",敢担保前3名的多含刷量服务
致命陷阱三:服务费支付套路
分期付款暗藏的危机
- 案例警示:某宠物店选择季度付款,结果第二期服务已停止却仍需缴费
- 资金监管:建议要求对公账户分阶段付款(首期≤30%)
- 凭证要求:必须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而非普通收据
最新防诈方案:部分公司推出"服务进度可视化"系统,每完成里程碑自动解锁下一阶段付款
致命陷阱四:人员资质模糊
如何确认背后不是学生**团队?
- 履历核查:要求主优化师提供3年内操盘案例
- 突发测试:通话中随机询问某个SEO工具的操作细节
- 身份绑定:正规公司客服敢提供带照片的工牌编码
某教育机构用这招识破骗局:所谓"10年经验总监"竟说不清百度算法更新的基础规则
正在蔓延的新型骗局:骗子会先提供15天的真实推广服务获取信任,待续费大额套餐后立即消失。最近三个月因此类手法受骗的企业数激增58%——电话咨询时务必设立"服务效果观察期"!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