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有家服装厂老板跟我抱怨:花8万找推广公司,结果80%的流量来自同行探子。这行水太浑,今天教你用7招筛出真金。
为什么同样的推广预算效果差3倍?先看合同隐藏条款
某餐饮品牌在合同里漏看一句话——“广告素材制作费另计”,结果多付2.3万。必须死磕这3个费用条款:
- 消耗明细日报:要求分解广告费与服务费占比
- 阶梯返点机制:月消耗超5万返8%需书面确认
- 设备折旧陷阱:警惕将旧服务器租赁费转嫁给客户
真实案例:某器械公司因忽略"账户托管费"条款,3个月多付1.8万元。
5分钟识破虚假案例:用这三板斧验真伪
- 查时间戳:要求提供带日期的后台数据截图
- 对收款凭证:案例中的成交额需匹配银行流水
- 测地域偏差:北方雪地靴案例在海南爆单必有诈
去年某教育机构发现,推广公司展示的"3天引流500人"案例,实际是盗用竞品数据。
执行团队资历这样查才靠谱
某母婴店老板被坑后才懂:所谓"10年经验总监"其实是销售岗转行。教你三步验明正身:
- 要求查看投放账户的历史操作记录(真操盘手账户有连续12个月记录)
- 突击查验第三方认证证书(如巨量引擎官方认证服务商)
- 核对设备登录IP(频繁更换城市登录的团队有转包风险)
效果保障协议里的文字游戏破解术
承诺"ROI不低于1:5"可能埋着5个坑:
① 数据统计仅限移动端
② 剔除自然流量后的畸形算法
③ 将新客成本转嫁为老客复购
④ 限定凌晨低效时段达标
⑤ 用满减券冲GMV
真实保障应包含:→自然流量隔离测试期 →第三方数据交叉验证 →用户LTV价值评估
比价别只看总金额!这张表帮你省25%
费用项 | 市场报价 | 真实成本 | 谈判空间 |
---|---|---|---|
账户代管费 | 3000/月 | 0 | 可全额砍 |
数据报告费 | 1500/份 | 系统生成 | 改成年付 |
策略制定费 | 8000/次 | 含在服务费 | 要求豁免 |
2023年代运营黑名单特征更新
▶ 声称"开户返现40%"的公司,72%会降低投放质量
▶ 月服务费低于1.2万的团队,执行人员平均从业仅11个月
▶ 合同里出现"效果波动免责条款"的商家投诉率超行业3倍
独家数据:某监测机构跟踪287家服务商发现
真正优质的推广公司有个共性——敢签对赌协议。他们合同里往往藏着这条:"若三个月平均ROI低于1:3,差额部分现金补足"。这类公司续约率比行业均值高67%,但只占总数的13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