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某母婴品牌花费68万签约"头部服务商",三个月后发现执行团队全是实习生。这个惨痛案例揭示:光看公司规模与案例包装,根本看不透服务商真本事。本文揭秘8个关键拷问技巧,直击能力真相。
拷问一:敢不敢开放案例后台?
某教育机构要求查看服务商提供的"成功案例"后台数据,发现展示的ROI数据剔除了自然流量。真实的后台必有三个特征:
- 留存完整的优化调整记录(如某天因点击率下降暂停计划)
- 包含失败案例的复盘文档(某项目亏损23万的详细分析)
- 显示真实时间戳(避免用短期爆量数据冒充长期效果)
避坑技巧:突击要求查看正在执行项目的日报,观察是否存在凌晨时段的异常操作记录
拷问二:优化师流动率是多少?
某机械制造商合作后才发现,服务商优化师平均在职时间仅4个月。团队稳定性直接影响效果:
- 要求提供近半年工资发放记录(判断是否存在欠薪风险)
- 核查巨量引擎认证证书的有效期(官网可验真伪)
- 突击检查工作群响应速度(正常应在20分钟内回复)
血泪数据:优化师在职超1年的服务商,客户续约率比行业均值高58%
拷问三:有没有行业黑名单?
某食品企业未提前确认服务商禁忌,结果发现对方同时服务3家竞品。必须获取两清单:
- 现有客户名单(确认无直接竞品)
- 永不合作企业名单(了解商业底线)
创新验证法:在招标时故意混入竞品资料,观察对方是否主动提出利益冲突
拷问四:异常波动如何处理?
某家居品牌遭遇流量暴跌时,服务商三天后才出具分析报告。应急预案必须包含:
- 流量下降20%的响应机制(4小时内启动排查)
- 负面舆情的分级应对策略(配备12套话术模板)
- 平台规则变动的预警系统(提前7天调整策略)
真实案例:某医疗企业因服务商及时预警算法变动,避免日均损失3.2万
拷问五:敢签阶梯对赌吗?
某教育机构签订固定ROI对赌协议,结果服务商为达标狂买低质流量。科学对赌应含三级指标:
① 基础指标:展现量/点击量(保障基础曝光)
② 质量指标:有效对话率/留资成本(过滤垃圾流量)
③ 结果指标:成交额/复购率(绑定最终收益)
创新条款:某美妆品牌要求服务商缴纳20%风险保证金,按季度效果达标情况返还
拷问六:数据**归谁?
某餐饮连锁解约时才发现,抖音账号是用服务商手机号注册。资产归属必须明确:
- 所有账号用企业资料注册
- 定期获取原始数据包(含用户行为数据)
- 开通独立监测账号权限(如百度统计子账号)
保命条款:在合同补充协议中约定"数据资产移交标准"
拷问七:有没有埋雷式收费?
某建材商轻信"全包价18万",后续产生隐性费用:
- 开户费(巨量引擎1200元/个)
- 视频拍摄超3条加收2000元/条
- 节假日加急费按标准价1.5倍收取
避坑技巧:要求提供《费用全包含义确认书》,列举32项常见收费场景
拷问八:离职员工怎么说?
某智能家居企业通过脉脉找到服务商前员工,挖出关键信息:
- 实际执行团队与宣传资料不符
- 存在购买刷量数据行为
- 核心客户续约率不足40%
背调新招:在领英搜索离职员工,私信了解真实合作体验
某次行业闭门会上,一位连续三年续约的服务商老板透露:"敢让客户随时突击检查后台数据的公司,才是真正有底气的。"这句话或许道破天机——实战能力不是包装出来的,而是经得起360度审视的透明体系。当你准备签合同时,不妨想想这个数据:能通过以上8项拷问的服务商,在市场上的存活率不足13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