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年老将突然退场,谷歌AI战略转向何方?
2025年4月3日,谷歌副总裁Sissie Hsiao闪电卸任Gemini负责人,由Google Labs负责人Josh Woodward接掌帅印。这场人事地震发生在Gemini 2.5 Pro屠榜全球AI评测的巅峰时刻,暴露出谷歌从技术竞赛转向产品突围的战略急转弯。
换帅背后的三重危机
① OpenAI用户碾压:Gemini全球月活2.2亿,仅为ChatGPT的12.5%,商业化收入占比不足谷歌云业务15%
② 模型失误频发:从"胶水固定披萨"的荒诞回答,到欧盟启动数据垄断调查,暴露技术伦理短板
③ 产品化滞后:OpenAI的GPT-4o已进化出情感交互能力,而Gemini仍停留在工具属性
谷歌DeepMind CEO Demis Hassabis的内部备忘录显示:"模型能力已触顶,现在需要像造iPhone那样重塑AI体验"
新任掌门人的颠覆性基因
Josh Woodward的晋升传递出明确信号:
• 产品思维优先:其主导的NotebookLM可将文字秒变播客,月活突破3000万
• 生态整合能力:同时掌管Google Labs和Gemini,打通从实验性项目到核心产品的转化路径
• 工程师文化回归:对比OpenAI网红高管,这位7203粉丝的技术派更擅长将论文转化为产品
其首个动作是将Mariner智能体、Veo视频生成器等实验室项目注入Gemini,打造"AI全家桶"
战略调整的五大狠招
- 组织重构:AI Studio团队与Gemini API开发组并入DeepMind,强化算法与工程协同
- 产品升维:2025年底前完成Google Assistant全面替代,预装20亿安卓设备
- 监管突围:耗资7.5亿美元建设欧洲本地数据中心,规避数据垄断指控
- 商业模式:推出"看广告免费用AI"的中端机型策略,剑指发展中国家市场
- 人才洗牌:要求研究员论文禁发6个月,违者直接解约
泄露的路线图显示,2026年前要完成200个AI功能的产品化落地
行业冲击波已至
• 微软股价应声下跌2.3%,资本担忧OpenAI生态壁垒被打破
• 苹果紧急调整Siri团队架构,原负责人调任边缘部门
• 欧盟数字市场法案特别工作组入驻谷歌,重点监控Gemini数据流向
• 亚马逊AWS连夜召开战略会,拟投百亿美元扶持竞品Claude
值得玩味的是,Hsiao卸任后将转型AI伦理顾问,这或是谷歌应对监管的伏笔
个人观点:谷歌正在杀死自己的技术洁癖
当我在硅谷亲测新版Gemini时,其"文档转播客"功能自动将枯燥的财报演绎成悬疑广播剧——这种产品化能力,恰恰是OpenAI尚未攻克的堡垒。Woodward的上位,标志着谷歌终于放下"技术原教旨主义"的包袱。但危险在于,当20亿终端成为AI试验场,我们可能正在见证科技史上最激进的用户教育实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