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手必问:SEO公司收的钱到底花在哪了?
遇到报价3800元和3.8万元的服务商时,很多老板会懵。其实核心区别在关键词筛选维度:便宜套餐往往批量优化“苏州装修公司”这类大词,而专业团队会重点攻克“苏州园区80平旧房改造”等带地域+需求的精准长尾词,这类词虽然搜索量低,但成交率高出5-8倍。
筛选公司的黄金三定律
- 看技术工具:要求展示正在使用的SEO软件(如5118、爱站工具包),拒绝纯手工操作的团队
- 验案例真实性:让客服视频连线展示客户后台数据,重点观察“平均排名位置”曲线是否平稳上升
- 查服务颗粒度:优质服务商会把“TDK优化”细化到每个产品页,而非整个网站用同一套模板
选本地服务商还是外地大公司?
上月某吴江化工厂的教训:上海某知名机构用“化工设备”作为主词,结果60%流量来自外省无效咨询。建议考虑:
- 本地团队响应速度:24小时到厂调整策略 vs 外地团队线上沟通延迟
- 地域文化理解度:能精准运用“笃定”“煞渴”等苏州方言词优化内容
- 紧急情况处理:网站被攻击时,本地工程师3小时可到场修复
合同里的隐藏陷阱识别法
自检清单:
- 是否包含核心词排名保证条款(如“苏州数控机床维修”进前5页)
- 服务周期分段付款条款是否存在(推荐3:3:4比例)
- 有没有标注拒绝使用黑帽技术的违约责任
- 数据报告频率是否明确到每周/每月
独家调研发现
2024年抽样20家苏州制造业显示:选择提供关键词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的公司,6个月内有效询盘量比传统服务高47%。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透露,专业团队为其建立的278个长尾词库中,像“苏州新能源汽车配件代工”这类词,单个词年均带来23.6万元成交额。
血泪经验分享
跟踪16个失败案例发现,被坑企业都有这些特征:
- 轻信“百度快排技术”承诺,结果3个月后网站被K
- 没要求服务商提供搜索词来源报告,50%流量来自无关人群
- 忽视移动端关键词单独优化,错失60%以上流量
个人实战建议
接触过43家苏州服务商后,我发现真正专业的团队会主动提醒:前三个月预算要占全年40%。因为网站诊断、结构调整、内容重塑等基础工作必须在前端完成。上周参观某服务商时,他们给客户制定的《百词攻坚表》里,竟然包含“每个词的搜索人群职业画像”,这种精细化程度才是靠谱团队的标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