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手必看:为什么90%的企业选错推广公司?
去年行业调研显示,63%的企业在首次选择推广公司时遭受损失。有个做灯具的厂家,花了15万推广费只换来官网日均20个访客。今天教你用7把筛子过滤不靠谱服务商。
一、查资质:别被「五年经验」忽悠
某茶饮品牌曾选择自称「专注餐饮行业五年」的公司,后来发现对方工商注册才1年半。教你三招识破资质谎言:
- 查成立年限:企查查/天眼查看注册资金实缴日期
- 看参保人数:少于20人的团队很难有专业分工
- 查经营异常:有「通过登记的住所无法联系」记录的直接淘汰
关键技巧:要求查看公司银行流水往来记录(关键信息可打码),真实服务过客户的公司每月至少有5笔以上服务费入账。
二、验案例:警惕「移花接木」的假数据
我接触过的一个餐饮品牌,服务商展示的「3个月抖音涨粉50万」案例,实际是盗用其他公司的成果。辨别真假案例的三板斧:
- 要求提供带时间水印的后台截图
- 核查案例企业是否与服务商存在股权关联
- 坚持要客户联系人电话进行交叉验证
避坑指南:真正做过同类目的公司,能当场说出该行业的3个流量密码和2个内容禁区。
三、审合同:注意这3个致命条款
某机械制造商因忽略合同里的「第三方平台费用由甲方承担」条款,最终多支付了11.6万元。必须死磕的合同细节:
- 效果量化标准:例如「百度指数提升30%」而非「提升品牌知名度」
- 付款比例:首付款超过50%的要警惕
- 退出机制:必须写明效果不达标的补偿方案
血泪教训:某教育机构合同里写着「保证日均1000曝光量」,结果全是机器刷量。
四、盯团队:别为「总监」头衔买单
我们暗访发现,58%的代运营公司存在「销售专家挂名」现象。识别真团队的三个方法:
- 突击视频验真:随机要求与执行团队视频会议
- 查社保记录:重点看技术岗位参保人数
- 测试响应速度:工作日15:00发技术问题,2小时内无回复的淘汰
行业真相:真正有经验的优化师,手机里至少存着50个行业交流群的二维码。
五、要权限:数据透明才是真合作
某家居品牌直到合作终止才发现,服务商用他们公司的资质注册了所有推广账号。必须争取的四大权限:
- 推广账户的主管理员权限
- 第三方统计工具的实时查看权
- 内容平台的官方合作绑定
- 每周的原始数据包获取
核心认知:不给数据权限的服务商,就像不让病人看检查报告的医生。
六、看售后:止损比启动更重要
行业调查显示,能提供完整退出方案的公司续约率高出47%。优质售后的三个特征:
- 有明确的数据衰退预警机制
- 提供备选执行方案库
- 包含1个月过渡期交接服务
独家数据:72%的企业在更换服务商时,因缺少原始数据导致3个月推广断层。
七、比价格:贵≠好,但便宜一定有坑
某服装厂选择报价最低的服务商,结果发现对方用群控软件批量操作200个账号。价格筛选的黄金法则:
- 拒绝「按年付费」模式,坚持季度结算
- 对比3家以上公司的人效成本(总报价/执行人数)
- 核算隐性成本:包括内部对接人力、素材制作费等
颠覆认知:真正专业的公司,会根据企业现状劝阻盲目投流,而不是急着签单。
现在回答最初的问题:怎么选才不会踩雷?我的建议是——当服务商主动提出签「对赌协议」,敢把60%尾款与效果挂钩时,这类公司值得重点考虑。那些声称「保证首页排名」却不敢公开后台数据的,建议直接拉黑。记住,好的推广公司会像财务顾问一样,先问清你的预算和预期再谈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