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手最困惑的三大问题
免费工具和付费工具差距到底有多大?
为什么我找的关键词搜索量都是零?
用这些工具会被百度惩罚吗?
工具一:百度搜索资源平台隐藏功能
很多人只知道用它提交链接,其实它的关键词库比想象中强大:
- 进入"搜索表现"→"热门查询"→选择"零点击关键词"
- 勾选"月均搜索>50"+"点击率<10%"的词汇
- 用"北京租房"举例,可挖到"望京单间直租无中介"等精准长尾词
实测发现:医疗行业用这个方法,3天找到217个未被开发的长尾词
工具二:5118限免模块的另类用法
虽然收费但有个免费入口鲜为人知:
- 打开"需求图谱"输入核心词→截屏右侧"长尾词云"
- 用百度OCR文字识别工具提取关键词
- 重点筛选带问号和价格区间的词汇
避坑提醒:每天****次数上限3次,建议集中在早8点操作
工具三:微信指数跨界挖掘术
今年帮某宠物店找到爆款词的秘密:
- 对比百度指数与微信指数的数据差
- 锁定百度指数低但微信指数高的词汇(说明需求未被满足)
- 用"宠物殡葬"测试,发现"宠物骨灰钻石"在微信热度是百度的23倍
操作技巧:每周三上午10点更新数据时抓取对比
工具四:站长之家爱站网免费词库
这个老牌工具的新玩法:
- 在"关键词挖掘"输入行业词→勾选"百度移动端"
- 按"相关度排序"而非搜索量排序
- 导出数据后用Excel筛选包含地域/年份/症状的词汇
重要发现:教育培训行业用"2023版"+"新政策"组合词转化率提升68%
工具五:Ubersuggest的逆向操作法
这个国外工具的中文数据更值得挖:
- 输入竞品网址→查看"自然搜索关键词"
- 重点抓取排名11-20位的关键词(竞争度低易超越)
- 用"SEO"测试,发现"网站不收录怎么办"被忽略
独家技巧:结合"内容差距分析"找出竞品有而你没有的词
最近发现一个现象:用百度指数APP连续搜索5个相关词后,第6次会自动推荐隐藏长尾词。上周用这个方法找到"儿童近视防控眼镜离焦量选择"这种精准词,在零成本情况下做到百度第4位。但要注意免费工具组合使用效果堪比万元级系统,比如先用微信指数找方向,再用5118挖具体词,最后用百度资源平台验证可行性——这种套娃式操作能节省80%的试错成本。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