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深夜两点接到学妹求救电话:"学长!客户明天要看官网方案,我下载的PSD模板怎么导进AE就乱码啊?" 赶去救援才发现,她用的模板光是隐藏图层就有200多个,特效字体还是用楷体替代的。这事儿让我意识到,找对PSD模板真的能省半条命。
为啥总在PSD模板上栽跟头?
去年统计过设计圈的吐槽,80%的模板问题集中在这三点:
- 图层命名全是"组1/组2"(找按钮得像考古)
- 智能对象丢失链接(打开就弹20个警告窗)
- 字体用了一堆冷门商用款(装字体比做设计还费时)
我们公司曾买过某商业模板,标着"适配所有屏幕",结果里面的画板尺寸是1920x5000像素!这种奇葩设计就像给蚂蚁穿大象的鞋子——根本没法用。
火眼金睛挑模板五步法
跟十年资深的UI主管取了经,他传授的筛选秘诀可太实用了:
① 用Bridge快速预览缩略图(别被效果图骗了)
② 先看图层结构树(超过10层嵌套的建议绕道)
③ 检查字符样式预设(带样式的才是真专业)
④ 确认智能对象状态(最好有备份的原始文件)
⑤ 测试颜色模式(RGB和CMYK混用会出大事)
给大家弄了个避坑对照表,拿小本本记好了:
检查项目 | 优质模板特征 | 坑王模板特征 |
---|---|---|
文件体积 | 100-300MB | 超大或超小(>1G/<50M) |
图层分组 | 按模块命名+颜色标签 | 全默认命名 |
适配版本 | 注明兼容CC2018及以上 | 只写"PS可用" |
字体清单 | 附带商用授权证明 | 要求自行购买 |
响应式支持 | 提供3种以上断点设计 | 仅提供桌面版 |
突然想到去年做的电商项目,供应商给的PSD模板里导航栏居然是用50个形状图层拼的,等比缩放直接炸开花,这骚操作能气笑甲方。
模板改造三板斧
救过上百个被模板坑哭的设计师后,总结了这些急救方案:
- 图层乱序:用PS脚本自动重命名(Regex重命名**好)
- 缺失字体:右键字体层选择"转换为形状"(但会失去编辑性)
- **尺寸不符:内容感知缩放+切片工具配合使用
最近见证了个神操作:朋友把1920px的硬改成移动端界面,用内容识别缩放保住了关键元素,结果客户居然通过了方案。这波操作算是把PS用成急救包了!
个人观点
做了十二年数字设计,发现个有趣现象:越是大厂出的付费模板,图层结构反而越简洁。上次拆解Adobe官方模板,发现人家用复合形状搞定了80%的控件,而且全程不用智能对象。建议大家下载模板前先看看文档,有详细说明书的模板质量往往不差。对了,偷偷告诉你们个小技巧——把PSD拖进Illustrator能快速检查矢量元素质量,比在PS里一个个点开快多了。